乐鱼leyu官网入口网址关注企业动向,网罗行业资讯,热议市场焦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属于输送皮带托辊技术领域,包括辊身、左侧总装和右侧总装,左侧总装包括左侧基座,左侧基座的左端面开设有左侧空腔,左侧基座的右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左侧空腔内安装有左侧轴承和左侧轴,左侧轴穿出轴孔端为带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臂,左侧空腔的左侧出口设置有密封件和紧固件,右侧总装包括右侧基座,左侧基座的右端面开设有右侧空腔,右侧基座的左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右侧空腔内安装有右侧轴承和右侧轴,右侧轴穿出轴孔端为带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臂,右侧空腔的右侧出口设置有密封件和紧固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通过螺纹连接,辊身套接于左侧基座和右侧基座上。
所述左侧总装包括圆柱结构的左侧基座,在所述左侧基座的左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左侧空腔,在所述左侧基座的右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左侧空腔连通的轴孔,在所述左侧空腔内安装有左侧轴承和左侧轴,所述左侧轴穿出左侧空腔的轴孔端为带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臂,在所述左侧空腔的左侧出口设置有密封件和紧固件,
所述右侧总装包括圆柱结构的右侧基座,在所述左侧基座的右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右侧空腔,在所述右侧基座的左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右侧空腔连通的轴孔,在所述右侧空腔内安装有右侧轴承和右侧轴,所述右侧轴穿出右侧空腔的轴孔端为带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臂,在所述右侧空腔的右侧出口设置有密封件和紧固件,
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辊身套接于左侧基座和右侧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其特征是,在左侧基座的右端面设置有M个第一凸起,在辊身的内壁设置有左侧凹环,在所述凹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插孔,在所述右侧基座的左端面设置有N个第二凸起,在辊身的内壁设置有右侧凹环,在所述右侧凹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件包括套接在紧固螺母上的密封圈和外部压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侧轴包括与左侧轴承连接的中间段、与紧固螺母连接的左侧段和与第二连接臂连接的右侧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右侧轴包括与右侧轴承连接的中间段、与紧固螺母连接的右侧段和与第一连接臂连接的左侧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侧轴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环,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环位于中间段和右侧段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右侧轴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环,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环位于中间段和左侧段之间。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皮带托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
[0002]众所周知,皮带输送机托辊是托辊的总称,包括各种槽型托辊,缓冲托辊,平行托辊等。规格从89到219,根据不同的皮带输送机型号进行选择和安装。包括铁质托辊,陶瓷托辊,橡胶托辊等。皮带输送机托辊是皮带输送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皮带输送机占据数量最多的一种部件。皮带输送机托辊不同于物料输送用的无动力滚筒,虽然组成形式和外观上近似相同。但是皮带输送机托辊承载量较大,而且对转速也有相应限制。目前,在输送皮带托辊中,零配件的更换挺麻烦,为此设计开发一种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体连接式输送皮带托辊结构,在保证输送皮带托辊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满足快速拆装的需求,进而实现零配件的快捷更换。
[0008]所述左侧总装包括圆柱结构的左侧基座,在所述左侧基座的左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左侧空腔,在所述左侧基座的右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左侧空腔连通的轴孔,在所述左侧空腔内安装有左侧轴承和左侧轴,所述左侧轴穿出左侧空腔的轴孔端为带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臂,在所述左侧空腔的左侧出口设置有密封件和紧固件,
[0009]所述右侧总装包括圆柱结构的右侧基座,在所述左侧基座的右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右侧空腔,在所述右侧基座的左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右侧空腔连通的轴孔,在所述右侧空腔内安装有右侧轴承和右侧轴,所述右侧轴穿出右侧空腔的轴孔端为带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臂,在所述右侧空腔的右侧出口设置有密封件和紧固件,
[0010]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辊身套接于左侧基座和右侧基座上。
[0011]优选地,在左侧基座的右端面设置有M个第一凸起,在辊身的内壁设置有左侧凹环,在所述凹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插孔,在所述右侧基座的左端面设置有N个第二凸起,在辊身的内壁设置有右侧凹环,在所述右侧凹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的插孔。
[0014]优选地,所述左侧轴包括与左侧轴承连接的中间段、与紧固螺母连接的左侧段和与第二连接臂连接的右侧段。
[0015]优选地,所述右侧轴包括与右侧轴承连接的中间段、与紧固螺母连接的右侧段和与第一连接臂连接的左侧段。
[0016]优选地,所述左侧轴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环,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环位于中间段和右侧段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右侧轴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环,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环位于中间段和左侧段之间。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快速拆装的特点,具体体现为,组装时,首先组装左侧总装和右侧总装,具体为,组装左侧总装,首先将左侧轴和左侧轴承连接,左侧密封圈和左侧外部压盖连接,然后将左侧轴和左侧轴承的连接体置于左侧基座的空腔内,随后在左侧轴承的左侧依次安装左侧紧固螺母和左侧外部压盖,组装右侧总装,首先将右侧轴和右侧轴承连接,右侧密封圈和右侧外部压盖连接,然后将右侧轴和右侧轴承连接体置于右侧基座的空腔内,随后在右侧轴承2‑5的右侧依次安装右侧紧固螺母和右侧外部压盖,然后将辊身套接在左侧轴的右端,最后将右侧轴的第二连接臂从辊身的右端插入,并通过螺纹和第一连接臂连接。拆卸时,首先将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拆开,然后根据需要分别拆卸左侧总装和右侧总装,最后新的零部件替换旧的零部件,重新进行组装即可。显然,本实用新型在保证输送皮带托辊稳定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满足快速拆装的需求,进而实现零配件的快捷更换的目的。
[0028] 其中, 1、左侧总装, 1‑1、左侧基座, 1‑2、左侧轴, 1‑3、第一限位凸起环, 1‑4、第一安装螺纹, 1‑5、左侧轴承, 1‑6、左侧紧固螺母, 1‑7、左侧密封圈, 1‑8、左侧外部压盖,2、右侧总装,2‑1、右侧基座,2‑2、右侧轴,2‑3、第二限位凸起环,2‑4、第二安装螺纹,2‑5、右侧轴承,2‑6、右侧紧固螺母,2‑7、右侧密封圈,2‑8、右侧外部压盖,3、辊身。
[0029]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7]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左侧总装1包括圆柱结构的左侧基座1‑1 ,在所述左侧基座1‑1的左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左侧空腔,在所述左侧基座的右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左侧空腔连通的轴孔,在所述左侧空腔内安装有左侧轴承1‑5和左侧轴1‑2,所述左侧轴穿出左侧空腔的轴孔端为带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臂,在所述左侧空腔的左侧出口设置有密封件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选择的是左侧紧固螺母1‑6,所述密封件包括套接在左侧紧固螺母上的左侧密封圈1‑7和左侧外部压盖1‑8,为实现更好的稳固连接,所述左侧轴包括与左侧轴承连接的中间段、与左侧紧固螺母连接的左侧段和与第二连接臂连接的右侧段,左侧段设有安装左侧紧固螺母1‑6的第一安装螺纹1‑4,所述左侧轴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环1‑3,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环位于中间段和右侧段之间,第一限位凸起环与左侧空腔的内腔底部贴合,通过第一限位凸起环防止左侧轴承的轴向运动。
[0038]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右侧总装2包括圆柱结构的右侧基座2‑1 ,在所述左侧基座2‑1的右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右侧空腔,在所述右侧基座的左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右侧空腔连通的轴孔,在所述右侧空腔内安装有右侧轴承2‑5和右侧轴2‑2,所述右侧轴穿出右侧空腔的轴孔端为带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臂,在所述右侧空腔的右侧出口设置有密封件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选择的是右侧紧固螺母2‑6,所述密封件包括套接在右侧紧固螺母上的右侧密封圈2‑7和右侧外部压盖2‑8,为实现更好的稳固连接,所述右侧轴包括与右侧轴承连接的中间段、与右侧紧固螺母连接的右侧段和与第一连接臂连接的左侧段,右侧段设有安装右侧紧固螺母2‑6的第二安装螺纹2‑4,所述右侧轴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环2‑3,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环位于中间段和左侧段之间,第二限位凸起环与右侧空腔的内腔底部贴合,通过第二限位凸起环防止右侧轴承的轴向运动。
[0039] 为避免辊身3和左侧总装1、右侧总装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在左侧基座的右端面设置有M个第一凸起,在辊身的内壁设置有左侧凹环,在所述凹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插孔,在所述右侧基座的左端面设置有N个第二凸起,在辊身的内壁设置有右侧凹环,在所述右侧凹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的插孔,请参阅图7至图8,辊身包括圆筒形状的辊体3‑1 ,在辊身的内壁设置有两个凹环3‑2,每个凹环开设有插孔3‑3,插孔3‑3的数量和位置与凸起相互配合,在本优选实施例中,M和N均取值为四。
[0040] 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辊身3套接于左侧基座和右侧基座上。
[0045] 组装左侧总装1 ,首先将左侧轴1‑2和左侧轴承1‑5连接,左侧密封圈1‑7和左侧外部压盖1‑8连接,然后将左侧轴1‑2和左侧轴承1‑5的连接体置于左侧基座1‑1的空腔内,随后在左侧轴承1‑5的左侧依次安装左侧紧固螺母1‑6和左侧外部压盖1‑8,
[0046] 组装右侧总装2,首先将右侧轴2‑2和右侧轴承2‑5连接,右侧密封圈2‑7和右侧外部压盖2‑8连接,然后将右侧轴2‑2和右侧轴承2‑5连接体置于右侧基座2‑1的空腔内,随后在右侧轴承2‑5的右侧依次安装右侧紧固螺母2‑6和右侧外部压盖2‑8,
[0048] 最后将右侧轴2‑2的第二连接臂从辊身3的右端插入,并通过螺纹和第一连接臂连接。
[0050] 首先将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拆开,然后根据需要分别拆卸左侧总装1和右侧总装2,最后新的零部件替换旧的零部件,重新进行组装即可。
[0051]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键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