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从“小诉求”到“大民生” 上海民盟盟员用“微光”照亮城市

发布时间:2025-04-12 12:34:23  来源:乐鱼leyu官网入口网址

  中新网上海3月15日电(范宇斌 任晓慧)“我尽自己所能出主意、想办法,协助政府更好地贴合市民的需求,就事办到老百姓的心田里。”近来,民盟盟员陶丽萍受访时说。

  陶丽萍是一位“高产主张人”。她建诤言、献良策,生动诠释了“螺丝钉”也能撬动“大发展”的力气。

  2015年,一则“试点发行长三角区域互通运用交通卡”的主张,让陶丽萍的姓名初次进入大众视界。这份主张取得上海市领导批示,助力催生了上海首张“交通联合卡”。这张薄薄的卡片,掩盖全国275个城市,让依靠传统交通卡的老年人走得更远。

  “数字化浪潮中,老年人的需求不该被忘记。”陶丽萍看到移动支付技能下陷入困境的老年人。她认为,社会应该尊重老年人运用传统公交卡的日子小习气,所以她致电交通卡公司了解状况,优化自己的主张,终究成为推进政府跨区域协作的一环。

  此外,陶丽萍还关注到老年人对社区食堂口味的需求,所以她提议上海老字号美食品牌进驻社区食堂,在传承老字号的一起,也贴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气。

  陶丽萍提交的“人行天桥加装电梯”主张,加速推进了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改造;体会姑苏河游船时,她注意到桥底黯淡无光,游客体会欠安,所以主张“美化姑苏河桥梁景象,提高水岸旅游体会”;她提出的“研讨发放上海文明消费券”主张,包括戏剧、音乐剧等多元品类,旨在协助激活文明消费新动能。

  “提主张不是使命,而是习气,咱们任何一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咱们正真看到身边的二三事,所思所想能为城市带来一些小改动,这多么令人欢天喜地。”陶丽萍的坚持源于一份“城市主人”的自觉。

  她的笔记本里,写满琐碎的日子调查:暴雨天在地铁口看到市民抢购雨伞,便考虑“能否增设雨具便民服务”;出差时发现国外公园的无障碍设备,当即记载比照。她说:“城市管理的答案,就在街头巷尾。”10年来,她养成“随时记载、定时收拾”的习气,将碎片化考虑凝练成体系性提案。

  作为上海市律师协会秘书长助理、作业室主任,陶丽萍常鼓舞身边搭档:“专业见地能够转化为民生提案。”

  在陶丽萍鼓励下,社区志愿者自动反应“老旧电梯安全危险危险”,促进徐汇区加装电梯工程提速。陶丽萍说:“任何一个人都是城市的‘传感器’,会聚起来便是管理的智慧网。”

  主张从提出到落地,往往历经数年。有的主张受限于现行政策或技能的原因往往会被放置,但陶丽萍心态很好,锲而不舍地追寻事例、弥补数据,哪怕只能推进一点点前进也倍感欢喜。“诉苦不如举动,哪怕改动只要一点点。”她将提主张比作“种树”,看似缓慢,但根系厚实后,终会长成一片树林。

  2013年,陶丽萍参加民盟。12年来,她从一般的民盟盟员生长为徐汇区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司法体系委员会副主委,民盟“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传统深深融入她的血脉。

  “派是衔接市民与政府的桥梁。”自2014年起,她积极参加民盟的活动,建言献计。作为民盟参政议政主干,陶丽萍的视界不断拓展。“民盟让我从‘单打独斗’走向‘齐心协力’,看到主张变成白纸黑字的法规的那一刻,一切支付都值得。”她慨叹道。

  12年来,陶丽萍荣获民盟“社情民意信息作业榜样个人”“盟务作业积极分子”等称谓,但她更珍爱主张的“落地回声”——社区食堂飘出的饭菜香、姑苏河畔的灿烂夜景、老年人手持交通卡的安心笑脸。“这些改变告诉我:俗人微光,真的能够照亮城市。”

  陶丽萍的书架上摆着一摞摞主张采用证书,每一张证书背面都是市民需求与城市管理的“共情瞬间”。

  陶丽萍说:“城市的夸姣,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每个一般人能被看见、被尊重。”现在,她仍在笔记本上记载着、考虑着、主张着……由于上海,是她与千万市民一起绘就的“家乡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