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性
三江汇聚,智汇宜宾。2025年8月27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二届纺纱机械分会2025年年会在四川宜宾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副会长赵晓刚、产业一部副主任丁文胜等行业协会领导,以及纺纱机械分会相关企业代表。会议聚焦纺机及纺纱机械行业运作情况、棉纺企业高水平发展对纺机装备的需求、纺纱机械分会工作及纺纱机械“十五五”发展指导性意见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上午、下午的会议分别由2024—2025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会长单位代表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文新,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羡磊主持。
会议伊始,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围绕纺织与纺机发展形态趋势进行讲线年上半年,规上纺织企业化纤、纱、印染布、非织造布、服装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9%、5%、0.6%、4.5%和0.4%,纺织品服装出口为正增长,这与我国是纺织大国强国的地位相符;在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产业升级明显,纺织业、服装业、化纤业的投资增速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今年二季度48.6%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围绕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增长的,这些对纺机的拉动很明显,内需市场正处于一个低速稳定扩展周期。
顾会长深入剖析纺机行业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发展形态趋势。对于国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纺织机械进出口同比增长29.00%,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机械金额同比增长23.16%,占全部出口的59.53%,其中出口到北美、北非、东北亚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对于国内市场,2024年短纤锭数新增的45%在中国,转杯纺新增的73%在中国,面对双循环,海外市场范围更广范,中国是最大最集中的大市场。
顾会长表示,7月9日新疆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最新发布的《新政办发[2025]26号文件》推出九大扶持措施,为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效提升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助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此外,西藏水电站的建设等都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顾会长强调,纺纱智能线是在所有行业领域智慧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线,是行业标杆,且前沿科技的发展是纺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顾会长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期间我们国家的经济成绩非常显著;2026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未来纺织业发展需从以下方面发力:① 新兴起的产业和新材料等的新需求,加上AI+物联网等前沿新技术的助力,将促进纺织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② 纺织行业发展的另一个转型是,从关注量增转向创新驱动的高价值产品转型,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故在高端化、智慧化、个性化、差异化等方面,在同步发力“微笑曲线”两端,优化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方面,纺机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可在纺织产业链中遍地开花,避开内卷,大有作为;③ 纺织产业具有永恒价值,在永不会落幕的纺织世界里,不停地改进革新的纺机装备和技术将永远拥有持续前行的牵引力和升级发展的驱动力。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赵晓刚对纺纱机械市场运作情况及纺机展工作进行介绍。他剖析了2025年上半年纺纱机械国内产销量、2019—2025年上半年度纺纱机械产销量变化、2025年上半年纺纱机械进出口情况及2016—2025年(1—6月)纺纱机械进出口额走势。他指出,从统计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纺纱机械行业运行形势呈缓慢上升态势,总体表现良好。除转杯纺纱机外,各类主机产销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国内市场表现与行业整体形势一致,多数主机内销稳步增长,主要源于新疆及中西部等地区新增及技改的项目。自动络筒机国内销售继续增长并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得益于国产自动络筒机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以及有外资企业在华建厂并已实现销售。内需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重要支撑。在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需认真研究审视新形势下的国际市场布局,着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新兴市场。诸多细致划分领域如毛、麻纺等产业链升级对高端装备的需求和纺纱产业延伸领域和个性化设备的需求值得关注。
赵会长从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存量、中国交货量及全球占比、中国出口量及海外总交货量等方面用数据解析环锭纺纱机、转杯纺纱机及喷气涡流纺纱机市场分布情况。其中,2016—2024年期间,全球环锭细纱机存量整体呈现缓降缓升的走势,其中中国和印尼表现相对明显;而其他主要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土耳其等基本保持稳步缓慢上升势态。2024年中国环锭细纱机存量约8883万锭,仍为全球首位。2016—2024年期间,全球转杯纺纱机存量总体走势平稳,2024年中国存量约485万头,约占全球的46.9%,2016—2024年期间,中国转杯纺纱机交货量均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2016—2023年期间,全球喷气涡流纺纱机存量呈持续上升势态,中国历年全球占比均在50%以上,位列第一,特别是2023年(2024年约44万头)全球占比58.2%,2016—2024年期间,我国喷气涡流纺纱机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进口约7.2万头,同比增长28.6%,为历史上最新的记录。
赵会长介绍了新疆棉花及纱产量情况,指出,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2.2%,创历史新高,纱产量约全国占比约12%;新疆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产业升级加速、产业链完善的关键期,建议纺机企业用好政策、抓住机遇、优化布局。
最后,赵会长通报了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概况,以及新加坡2025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202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筹备情况。
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建春作了题为《锚定绿色智能 迈向高端制造》的主旨报告。袁总汇报了公司基本情况,他说,公司2014年成立,是宜宾丝丽雅集团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纺纱,以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原料进行产品开发生产,产能规模达70万锭。袁总详细列举各流程进口及国产纺纱设备的对比和优选,以及自身公司各流程纺纱设备的选择及工艺参数设定。袁总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公司未来发展举措:① 评估公司现在存在物联网设备,特别是提升自动化、自动接头、落纱和在线监测水平;② 细化紧密赛络纺产能最大化和最小化产品布局,总结出莱赛尔、超细旦、可降解纤维等在紧密赛络纺上的最佳工艺;③ 加强与下游重点客户的联合开发,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④ 实现主机设备相互连通及实时数据采集;⑤ 淘汰高耗能设备,应用高效电机、变频器、智能空调系统、热能回收技术;⑥ 加快国家绿色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技术企业中心的申报和认定,提升公司的软实力;⑦ 完善研发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校、设备设备商、材料供应商的产学研合作合作。
宜宾弘曲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作了题为《智造升级驱动产业变革——缝纫线赛道发展趋势与设备需求洞察》的报告。张总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全球缝纫线行业格局及竞争格局,指出涤纶线行业正面临技术升级的关键窗口,介绍了宜宾弘曲线业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与转型核心方向,即积极拥抱自动化、数智化应用,践行高速高产生产理念,构建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推动节能减排措施落地,从高速高产、稳定性、自动化、定制化、智能化、节能6方面解析未来纺纱设备及器材专件需求,提出未来对清梳联设备、并条设备、细纱机、倍捻并线设备、智能设备技术可实现与规模产业化等纺机设备的期待,列举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即:① 一手抓产业规模,一手抓质量提升;② 坚定拥抱新技术、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③ 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产业一部副主任丁文胜对2024—2025年纺纱机械分会工作及纺纱机械“十五五”发展指导性意见进行总结。丁主任从获奖情况、完成科技成果鉴定、标准复审、申报与发布、项目相关工作以及新会员入会情况等介绍了协会行业服务工作。他强调,奖项注重纺纱理论研究、专利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发挥院校、企业、用户的优势,加强纺纱新产品技术创新,达到科技成果推广的目的;2024年8月—2025年8月共有13个产品(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共有14家纺纱机械相关成为新会员;在标准工作方面,成绩非常显著;协会参与国家部委相关项目,紧盯政策,精准发力,推进项目高质高效落地。同时,协会还在为行业开局相关证明、两会提案、展会评估报告、走访企业等方面为行业做好服务工作。
丁主任指出,“十四五”期间,国内纺纱机械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机电仪一体化程度高的全自动高端装备如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喷气涡流纺纱机、毛纺成套设备等发展缓慢;一些先进装备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如并条机自调匀整装置、自动络筒机槽筒、电子清纱器、捻接器等还必须依靠进口;在设计理念、智能化水平、可靠性稳定性及专配件的精度、寿命等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纺纱机械整体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上,“十五五”纺纱机械继续朝着短流程、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围绕高质、高产、高速、高效以及节能降耗的方向逐步提升装备水平。“十五五”发展目标是建设和推广车间无人值守的环锭纺智能工厂,建成网络化、连续化、数字化的短流程纺纱示范工厂,建成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精纺羊绒纱智能工厂及部分连续化粗梳毛纺智能工厂,建设新型汉麻、苎麻、黄麻纺纱成套设备示范生产线,等。“十五五”重点任务是:① 开发新一代智能成套棉纺机械;② 棉纺机械的升级改造;③ 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其他纺纱生产设备的研发;④ 纺纱关键专件、器材的研发和提升。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荣膺新一届纺纱机械分会执行会长单位,会上进行了授杯仪式。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永法汇报了2025—2026年度分会工作规划。他指出,分会将持续完善和优化行业经济运行报告,夯实信息基础,助力行业决策;积极地推进科技指导性项目计划工作,以科技驱动创新,引领行业未来;加快《雪尼尔机》等行业标准申报工作,强化标准建设,规范行业发展;逐渐完备“十五五”发展指导性意见,凝聚行业共识,谋划未来发展;同时,借力国际展会,开拓全球市场,并做好入会企业管理工作,凝聚新智慧、新力量,携手共铸纺纱产业辉煌。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邵焕汇报了自身企业2025—2026年度分会工作规划。他表示,作为轮值执行单位,公司将立足自身优势,紧密围绕分会年度目标,聚焦“纺纱牵伸核心部件胶辊胶圈”这一关键环节,依托协会“纺纱胶辊胶圈产品研制中心”,提升橡胶器材技术水平;链接上下游,以“优品”拓展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做好标准引领工作,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纺纱机械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纺纱牵伸核心部件胶辊、胶圈的力量!
会上,纺纱机械分会相关企业代表就纺纱机械“十五五”发展指导性意见与纺纱机械企业需求和行业现状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战略升级:长期目标与全球布局。企业应立足实际,做好长期发展规划,不断深耕国内市场,同步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通过精准走访与本地化服务挖掘增长机遇,同时强化现金流管理与成本优化,夯实发展韧性。
智能转型:技术攻坚与自动突破。重点攻关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升级,围绕AI算法应用、传感器数据智能分析、前后工序自动换料与接头等难题发力,推动设备向少人化、无人化、连续化生产跃升,破解人力依赖与效率瓶颈。
高端突破:产品迭代与参数对标。聚焦高端装备研发,优化精梳锡林、细纱机、梳棉机等核心设备技术参数,提升再生纤维、天然纤维适配性,强化主机配套能力与运行稳定性,对标国际大品牌缩小技术差距。
绿色破局:降本增效与内卷应对。以节能、省工、降耗为核心,通过材料创新、工艺优化、机器人应用等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差异化服务为客户创造真实价值,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境。
协同出海:产业链联动与国际拓展。强化上下游协同,借力政策红利(如新疆)与“一带一路”机遇,完善海外本土化服务(安装、维修、沟通),以高可靠性与适配性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从“走出去”到“强起来”跨越。
顾平会长在会议总结中强调,本次年会成功构建了行业深度对话平台,通过“会议+展会”双轮驱动的常态化交流机制,为全产业链搭建了高效协同的信息共享网络。当前行业正处于需求牵引与技术变革的双重窗口期,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遇上问题,这样一些问题也要通过发展进行解决,在环境千变万化的的时代,企业要立足客户的真实需求,以需求驱动创新、加快产品更新迭代步伐,持续锻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用高品质的产品占领制高点。
2025年8月28日上午,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宜宾弘瑞线业有限公司、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
当前,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慢速增长的情形下,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纺织与纺机发展形态趋势如何?如何做顺应趋势的事?这场会议给了我们答案。未来,不停地改进革新的纺机装备和技术将拥有持续前行的牵引力和升级发展的驱动力,纺机必将在纺织产业链中遍地开花,为纺织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活力!